2008学年第二学期开学通知
浙江科技学院成人教育学院2008学年第二学期开学通知
各函授站:
现对2008学年第二学期教学工作事宜安排如下:
一、开学时间
学生报到注册时间由各函授站自行安排,一般不得迟于9月7日。强调学生须准时报到,不能按时报到者,因公凭单位证明、因病凭医院证明向函授站请假(须填写统一的请假条);未经请假或假满逾期二周不报到者,作自动放弃学籍论处。
二、教学准备
① 请根据教学计划安排的课程,到浙江科技学院成教学院网页http://cj.zust.edu.cn/xzzq.asp查看并下载下学期教材版本清单,并按清单提供的版本自行采购,我院不指定教材供应单位,所有教材供应单位均与我院无关;
② 落实辅导教师,填写《浙江科技学院辅导教师登记表》(格式见附表1,请在9月21日前邮寄上报,邮寄地址:杭州市三墩路70号浙江科技学院成教学院203办公室徐佳收,邮编:310011;
③ 编排课表,按格式填写《浙江科技学院成教学院函授站面授课程表》(格式见附表2),请在9月21日前邮寄和email上报,邮寄地址:杭州市三墩路70号浙江科技学院成教学院203办公室徐佳收,邮编:310011,Email:85127790@163.com;
④ 根据教学安排,按格式填写《浙江科技学院成人教育学院自学周历表》(样表格式见附表3),请在9月30日前email上报;
⑤ 老生学籍变动情况,请填写 《转专业转学习形式申请表 》(样表格式见附表4).
三、教学环节及管理
面授:要求教师认真备课,准备有关资料,保证教学质量;函授站要通过听课等方式了解课堂教学情况;对学生进行考勤,并保留相关资料。
辅导:要求辅导必须有一定的覆盖面。
作业:每门课程必须有一定的作业量,要求教师认真批改;每门课至少保存一次作业材料。
实验、上机:在计划和大纲中有实验或上机要求的课程须保证实验上机的数量和质量。
管理:函授站应加强与成教学院的联系,注重业务学习,增强服务意识,提高管理水平。
浙江科技学院成人教育学院
二00八年六月二十四日
附表1:
浙江科技学院辅导教师登记表
聘用部门:                                聘用学期:2008 学年第 二 学期
| 基本情况 |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年月 |  | 照 片 | |
| 学历 |  | 学位 |  | 职    称 |  | |||
| 专业 |  | 研究方向 |  | |||||
| 毕业院校 |  | 毕业时间 |  | |||||
| 工作单位 |  | 联系电话 |  | |||||
| 曾任课程 | 授课名称 |  | 专业班级 |  | ||||
| 授课效果 |  | 学时数 |  | |||||
| 拟授课情况 | 课程名称 |  | 周学时/总学时 |  | ||||
| 授课班级 |  | 授课时间 |  | |||||
| 课程类别 |  | 授课地点 |  | |||||
| 聘用部门意见 |                                   签字(盖章)                                                  年    月    日 | |||||||
| 教务处意见 |                                   签字(盖章)                                   年    月    日 | |||||||
| 备注 |  | |||||||
注:本表一式三份,聘用部门、教务处、人事处各一份。另请附:身份证、教师资格证、学历、学位证、职称或技能证书复印件。
附表2:
浙江科技学院成教学院        函授站面授课程表
年级/专业                   200   学年第    学期
| 课程名称 | 考试/查 | 面授学时 | 总学时 | 辅导教师 | 备  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日期/星期 | 面授课程 | 上/下午/晚 | 时间 | 学时 | 上课地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附表3:

浙江科技学院成人教育学院自学周历表
   行政管理   专业    管理学原理   课程  本表共 2 页  本页为第 1 页
| 周 次 | 日 期 | 自 学 阅 读 | 作 业 | 总计时数 | ||||||
| 教材:《管理学原理(2002年7月第一版)》 喻燕刚 主编 中国文联出版社 | 参考书: | 自学时数 | 平 时 作 业 | 测绘作业 | 作业时数 | |||||
| 必读部分 | 选读部分 | 必做题 | 选做题 | |||||||
| 1 |  | 第一章 管理与管理学  第一节 基本概念  第二节 研究对象与内容 第三节 学习与研究方法 |  |  | 2 | P.19思考题 1、2、3、4 |  |  | 2 |  | 
| 2 |  | 第二章 管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早期管理思想 第二节    西方管理理论的萌芽 第三节    古典管理理论 第四节    行为科学学派 第五节    管理理论丛林 |  |  | 5 | P.56思考题 1、2、3、5 |  |  | 2 |  | 
| 3 |  | 第三章 当代管理理论的发展趋势 第一节 管理理论发展的总趋势 第二节 战略管理 第三节 系统和权变理论简介 第四节 美国管理思想和实践的回归 |  |  | 4 | P.94思考题 1、2、3、4 、5 |  |  | 2 |  | 
| 4 |  | 第四章 组织目标  第一节 基本概念  第二节 组织目标的制定  第三节 目标管理 |  |  | 4 | P.122思考题:1、2、3、4 |  |  | 2 |  | 
| 6 |  | 第五章 计划与决策 第一节      计划的概念 第二节      计划工作的程序 第三节      决策的概念 第四节      决策的制订 |  |  | 4 | P.152思考题:1、2、3、4、5、6 |  |  | 2 |  | 
| 7-8 |  | 第六章 组织设计 第一节 基本概念 第二节 组织结构的设计 第三节 组织设计的理论 第四节 常见的组织形式 第五节 组织的变革 |  |  | 5 | P.189思考题:1 P.190思考题:2、3、4 |  |  | 3 |  | 
 浙江科技学院成人教育学院自学周历表
浙江科技学院成人教育学院自学周历表
   行政管理  专业    管理学原理   课程  本表共 2 页  本页为第 2 页
| 周 次 | 日 期 | 自 学 阅 读 | 作 业 | 总计时数 | ||||||
| 教材:《管理学原理(2002年7月第一版)》 喻燕刚 主编 中国文联出版社 | 参考书: | 自学时数 | 平 时 作 业 | 测绘作业 | 作业时数 | |||||
| 必读部分 | 选读部分 | 必做题 | 选做题 | |||||||
| 9 |  | 第七章 人员配备  第一节 职务分析  第二节 员工招聘和录用 |  |  | 4 | P.226思考题:1、2、3、4 |  |  | 2 |  | 
| 10 |  | 第八章 人员的培训和使用 第一节      人员培训的概念 第二节      人员培训的方法 第三节  人员使用 |  |  | 4 | P. 257思考题:1、2、3、4、5 |  |  | 2 |  | 
| 11 |  | 第九章 领导与指挥 第一节      管理者 第二节      管理者的素质与技能 第三节 领导行为与领导方式理论 |  |  | 6 | P290思考题:1、2、3、4 |  |  | 2 |  | 
| 12-13 |  | 第十章 沟通与激励 第一节  管理沟通的含义 第二节  激励的基本概念 第三节  内容型激励理论 第四节  过程型激励理论 第五节  结果型激励理论 |  |  | 7 | P.336思考题:1、2、3、4 |  |  | 3 |  | 
| 14 |  | 第十一章 管理控制 第一节  控制的含义 第二节 管理控制的过程 第三节 常用的控制方法 |  |  | 6 | P.358思考题:1、2、3、4 |  |  | 2 |  | 
| 15 |  | 第十二章 管理中常用的数学方法  第一节 线性规划  第二节 量本利分析 第三节 网络计划技术 |  |  | 7 | P.384思考题:1、2、3、4 、5 |  |  | 4 |  | 
| 16 |  | 第十三章 管理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 因果关系分析 第二节 研究的设计 第三节 问卷的设计 第四节 研究报告的撰写 |  |  | 2 | P.405思考题:1、2、3 |  |  | 2 |  | 
附表4:
浙江科技学院成教学院学生转专业转学习形式申请表
| 姓 名 |  | 性别 |  | 身份证号 |  | |
| 入学类别 |  | 入学时间 | 年 月 | |||
|  | 现就学 | 欲转往 | ||||
| 教学点 |  |  | ||||
| 专业 |  |  | ||||
| 层次 |  |  | ||||
| 科类 |  |  | ||||
| 学习形式 |  |  | ||||
| 申 请 理 由 | 申请人签名: 年 月 日 | |||||
| 转 出 教 学 点 意 见 | 负责人签名: 盖章 年 月 日 | |||||
| 转 入 教 学 点 意 见 | 负责人签名: 盖章 年 月 日 | |||||
| 成 教 学 院 意 见 | 负责人签名: 盖章 年 月 日 | |||||
备注:1、此表一式三份,分别存转出、转入教学点和成教学院。如在同一教学点转,只需一式两份,教学点在“转入教学点意见”一栏签署意见盖章。
2、 入学类别分别填写正考生、跟读生
3、 层次分别填写高中起点专科、高中起点本科、专科起点本科
4、 科类分别填写文、理、外、文理兼收
5、 学习形式分别填写脱产、业余、函授、夜大

 
                 
                     公网安备23010302000303号
 公网安备23010302000303号 
                            